主要观点总结
《住房租赁条例》于2023年公布,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共7章50条。条例旨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稳定租赁关系,并推动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条例内容包括对出租住房的明确要求、加强合同管理、保护承租人合法权益、引导和规范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加强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对出租的住房提出明确要求
住房必须符合建筑、消防等规定和标准,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非居住空间如厨房、卫生间等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
关键观点2: 加强合同管理
出租人和承租人需使用实名签订租赁合同,合同需向所在地房产管理部门备案。
关键观点3: 保护承租人合法权益
租赁合同应明确押金数额、返还时间及扣减押金的情形。出租人不得无正当理由扣减押金,解除合同或腾退住房时须为承租人留出合理时间,不得采取非法手段。
关键观点4: 引导和规范住房租赁企业发展
住房租赁企业需具备自有资金和从业人员管理能力,发布真实准确的房源信息,建立住房租赁档案,并遵守相关管理规定。自然人转租住房达到一定规模也需遵守相关条例。
关键观点5: 加强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督管理
相关部门制定合同示范文本,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通过平台开展管理与服务,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行业组织应加强自律管理。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