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如何在业务中保证数据交互的安全性,介绍了API设计的安全方法,包括Token、timestamp、sign等参数的使用,并详细解释了Token、timestamp、sign的概念和用途。同时,提到了防止重复提交、使用流程、示例代码、ThreadLocal等概念,以及防止DoS攻击等安全问题的处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Token、timestamp、sign介绍
Token用于标识接口调用者的身份,timestamp用于防止DoS攻击,sign用于参数签名,防止参数被非法篡改。
关键观点2: 防止重复提交
通过Redis保存sign值,设置超时时间,在请求前检测Redis中是否存在该sign,如果存在则证明重复提交了,接口就不再继续调用了。
关键观点3: 使用流程
接口调用方需要先向服务器端申请一个接口调用的账号,服务器会给出appId和key,客户端携带参数appId、timestamp、sign去调用服务器端的API。
关键观点4: 示例代码
提供了Java代码示例,包括TokenController、TokenInterceptor、MD5Util、ApiUtil等类,展示了Token的生成、保存、验证等过程。
关键观点5: ThreadLocal概念
ThreadLocal是线程内的全局上下文,用于保存和获取用户信息,实现方法之间的数据共享。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