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36碳

专利战,新能源圈的一场隐秘战争 | 36碳焦点

36碳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科技自媒体  · 2024-08-13 19:09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新能源行业专利纠纷的现状,包括涉及的企业、争议的内容以及背后的商业策略等。文章指出,专利纠纷已经成为新能源企业竞争的一种手段,涉及到市场份额、客户争夺以及供应链和招投标体系的影响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能源行业专利纠纷频发,涉及企业众多,包括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天合光能等。

这些企业间的专利纠纷不仅是法律攻防,更是商业博弈。大额的真金白银投入和长时间的诉讼过程体现了这一点。

关键观点2: 新能源专利纷争涵盖多个领域,从锂电池到光伏,再到N型TOPCon电池技术等,且逐渐蔓延到产业链上的各细分环节。

这表明新能源行业的竞争已经深入到技术层面,专利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工具。

关键观点3: 专利纠纷与商业竞争之间存在强关联。企业间的专利之争,更多是实打实的市场份额与客户之争,影响企业的IPO、供应链和招投标等。

企业密集发起专利诉讼,更多是一种商业策略,而非法律决策,目标也不完全是为了判赔额。

关键观点4: 企业在处理专利纠纷时会计算经济账,综合评估各种因素做出决策。同样,原告方也会事先评估诉讼动作对市场的影响和败诉的风险。

除了争夺胜负,通过谈判和解从对手走向合作伙伴也是专利领域常见的剧本。

关键观点5: 大型企业之间的专利纠纷通常会耗时长达数年,最终可能会走向和解。

这是由于双方经济、技术实力相当,难以分出胜负,因此通过和解达成双赢是更为实际的选择。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