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马靖昊说会计
财政部新理财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客座导师,《财会月刊》、《财会信报》特约主编,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聘专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民革党员。联系方式:13911762718@139.com。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马靖昊说会计

不符合逻辑。。。

马靖昊说会计  · 公众号  · 财务  · 2025-06-10 21:0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及相关指标来判断其是否存在财务造假或其他不合逻辑的情况。包括合同负债与预收账款的区别、存货周转率、毛利率与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关系、以及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的异常情况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上市公司合同负债规模增长较快时,存货规模应相应增长,否则可能不符合逻辑。

合同负债与预收账款的区别在于是否签订合同,已到账但未签合同的钱属于预收账款。

关键观点2: 上市公司存货周转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毛利率却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可能存在财务造假嫌疑。

毛利率与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一般是正相关关系,若背离则可能存在问题。

关键观点3: 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在财务报表中的异常需要引起关注。

若一家企业常年有大量的预付账款或其他应收款挂账,可能存在关联方占用资金的情况。

关键观点4: 分析营业收入项目的合理性时,可以通过比较营收与人员费用、水电气费用、物流费用等来判断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若财务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交叉印证不符的情况,可能暴露出公司进行了财务数据造假。

关键观点5: 通过比较人均净利润和人均职工薪酬等财务指标,可以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虚增利润的问题。

重组上市的企业,特别是有业绩对赌条款的上市公司,其业绩真实性应持怀疑态度。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