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昆虫的艺术》一书由微距摄影大师列文·比斯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聚焦40种世界珍稀昆虫。王建赟博士作为译者介绍了昆虫减少的原因和如何提高人们对昆虫的重视。书中令王博士印象最深刻的是达氏熊蜂。他谈论了达氏熊蜂的危机及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在保护脊椎动物的同时关注昆虫。同时,他也提到了昆虫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昆虫减少的原因,包括原始森林面积的减少、杀虫剂的滥用等。本书将昆虫的肖像放大到真实昆虫大小的300倍,展示了潜在的艺术价值。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书籍介绍及主要人物关系
本书介绍了微距摄影大师列文·比斯的最新作品《昆虫的艺术》,由环境摄影家于美国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完成。本书聚焦于全球濒危和灭绝的昆虫肖像,并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人员王建赟博士翻译介绍。
关键观点2: 达氏熊蜂的重要性及其危机
达氏熊蜂是南美洲南部地区唯一的本地熊蜂,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但由于外来物种入侵等原因导致其数量急剧下降。
关键观点3: 昆虫减少的原因及关注度的提高
昆虫种类和数量的减少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其背后的原因包括原始森林面积的减少、杀虫剂的滥用等。王建赟博士提倡人们应该更加重视和关注昆虫。
关键观点4: 本书的艺术价值
书中昆虫肖像放大到真实昆虫大小的300倍,展现了潜在的艺术价值,强调了艺术性在于改变人们的观念。
关键观点5: 翻译过程中的挑战与平衡
王建赟博士强调了科普工作中翻译的难点与平衡点。对基础知识的部分需确保科学性并准确无误;而对情境及故事性的语句段落则用更为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述,吸引读者兴趣。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