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人形机器人在现实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市场预测。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人形机器人100: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显示,中国和美国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占据全球主导地位,中国占据较多企业。其中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汽车公司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文章还提到了人形机器人的产业链分布、关键技术以及车企参与人形机器人研发的原因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在该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根据摩根士丹利报告,近七成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上市公司来自中国和美国,其中中国独占36家企业。到205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6万亿元。
关键观点2: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包括大脑、身体和集成三大板块,中国公司在身体环节表现突出。
中国公司在身体环节占据优势地位,但在大脑领域相对缺失。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分别擅长核心部件和集成。
关键观点3: 汽车公司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利用汽车零件开发人形机器人降低了成本。
车企利用高度重叠的产业链降低了开发成本,约60%的汽车零件可直接用于人形机器人身上。例如,比亚迪和广汽集团都成立了具身智能研究团队,开展人形机器人的研发。
关键观点4: 人形机器人面临核心零部件研发不足和AI算法融合应用尚未成熟等挑战。
尽管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在加速崛起,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高性能电机及驱动、高性能减速机、先进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研发不足,AI算法融合应用尚未成熟等构成“缺链”环节。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