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研讯社
研讯社(原名研报社),是为百万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研究报告及资讯平台——为您解析宏观及政策、研判产业格局及动态,与君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研讯社

双轨制,人民币稳定币的必经之路、必然选择!

研讯社  · 公众号  ·  · 2025-07-11 07:5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在公众号上发表的文章《人民币稳定币发展模式可“内外结合”》。文章提出了在境内自贸区(如上海)和境外离岸市场(如香港)同步试点不同侧重点的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观点。通过双轨协同突破传统监管边界,形成技术互补与政策协同,相当于给人民币跨境支付修条“新高速”。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上海和香港在稳定币发展中的不同角色和协同作用,以及数字人民币在其中的技术互联互通作用。最后,文章探讨了双轨制如何突破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规模限制的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介绍了杨涛提出的在境内自贸区和境外离岸市场同步试点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观点。

杨涛建议通过双轨协同突破传统监管边界,形成技术互补与政策协同,以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的发展。

关键观点2: 上海和香港在稳定币发展中的不同角色和协同作用。

上海聚焦企业大宗贸易、跨境结算,由大银行/支付机构发行,在自贸区安全流通;香港面向全球企业以及个人用户日常支付,利用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拓展零售场景。

关键观点3: 数字人民币在双轨制中的技术互联互通作用。

上海的企业币(CNYC)和香港的个人币(CNHC)通过数字人民币等技术实现互联互通,整合境内外资金池,做大人民币稳定币规模。

关键观点4: 双轨制如何突破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规模限制的问题。

通过境内企业(上海自贸区内)通过数字人民币兑换CNYC稳定币,支付给境外交易方,实现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获得境内增量补充的效果。官方规定的杠杆效应极值为5倍,意味着每获得境内增量补充10万亿,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就可多扩展40万亿。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