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马靖昊说会计
财政部新理财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客座导师,《财会月刊》、《财会信报》特约主编,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聘专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民革党员。联系方式:13911762718@139.com。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马靖昊说会计

财务视角下的 “打工者” 与 “老板”:一场关于收入分配的深思

马靖昊说会计  · 公众号  · 财务  · 2025-05-21 20:5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从财务和法律角度剖析了打工者在企业中的实际地位,指出打工者在法律和财务结构上比老板还要重要,拥有刚性分配权。同时,对比了打工者和老板的风险承担情况,并提到了创业的高风险性。最后,对老板的企业家精神表示赞扬,并推荐了相关阅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打工者在法律和财务结构上的重要地位

文章指出,从财务和法律角度看,打工者实际上是公司的债权人,拥有刚性分配权,靠‘应付职工薪酬’吃饭,在公司财务报表上拥有‘刚性分配权’。无论公司盈利与否,到该兑现工资的时候,公司都必须支付。

关键观点2: 老板和打工者风险承担的比较

文章对比了老板和打工者的风险承担情况。老板作为企业的剩余分配者,其收入完全受制于企业的整体经营成果,不确定性极高,承担巨大风险后才有可能获得收益。而打工者的工资是刚性分配,优先支付,老板必须确保支付员工工资。

关键观点3: 创业的高风险性

文章提到中国个人创业成功率仅为1%-5%,失败率高达95%-99%,表明创业的高风险性,老板最终的结局可能就是面临经济问题和诚信问题的“老赖”。

关键观点4: 对老板(企业家)的赞扬

文章最后对老板(企业家)表示赞扬,认为他们是企业冒险的精神推动者,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英雄。同时也推荐了一些相关阅读,如如何分析企业成长性、如何成为一名好会计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