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相关情况。自2013年开市以来,上海碳市场现货累计成交2.65亿吨,是全国唯一连续十二年实现100%履约的试点地区。上海推出多项创新机制,包括“电-碳”协同机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激励机制等。市场覆盖多个行业,建立了配额总量、配额分配等制度,并推动碳金融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实践案例。未来,上海将提升碳市场运行能力,提出重点改革任务,并创新关键领域,激发碳市场发展活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上海碳市场成交数据
上海碳市场自2013年开市以来,现货累计成交2.65亿吨,成交金额55.44亿元,是全国唯一连续十二年实现100%履约的试点地区。
关键观点2: 上海碳市场创新机制
上海推出“电-碳”协同机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激励机制等,创新市场调节机制,组织开展配额有偿竞价发放。
关键观点3: 市场覆盖行业和制度建立
上海碳市场覆盖多个行业,建立了配额总量、配额分配、监测报告核查、履约等制度,并构建了多层次监管构架。
关键观点4: 碳金融创新
上海推动碳金融创新,形成“碳现货+碳远期”联动模式,并推出一系列金融产品,为资本市场与碳市场的融合提供全新发展思路。
关键观点5: 未来发展和重点改革任务
上海将提升碳市场运行能力,实施三大行动和16项重点改革任务,包括建立健全配额总量管理制度、推动碳市场与绿色金融市场的信息互通互认机制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