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对国企和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理解,分析了市场中企业家长远的目光与国企投资选择之间的差异,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重要性。文章还指出了某些国企在投资方面的失误以及垄断经营可能带来的问题,同时强调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家重视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批评了一种认为国企最有社会责任感,能够着眼长远的观点。
作者指出这种观点反映出了深刻的经济学无知和普遍的反市场、反商观念,民营企业并非毫无责任感、唯利是图,市场中真正的企业家目光长远,能够准确判断消费者的需求。
关键观点2: 文章强调了稀缺性是人类生存的首要事实,经济学第一课就是稀缺性。
作者指出实现目的的手段总是有限,企业家需要在价格信号的指引下,将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满足消费者的迫切需求。
关键观点3: 文章讨论了盈利的重要性。
作者指出盈利是消费者金钱投票的结果,满足了消费者的迫切需求。企业家追求利润的过程就是造福消费者的过程。不追求利润的企业才是最可怕的,因为没有履行“社会责任感”。
关键观点4: 文章对国企和民营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了分析。
作者认为国企在投资时可能存在忽视市场规律、只关注短期目标的问题。而民营企业则更注重成本收益核算,服从消费者的指令,能够真正让重大项目服务于消费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观点5: 文章呼吁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
作者认为只有放开市场准入,让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