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四川生态环境

长耳鸮!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记录

四川生态环境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7-23 15:26
    

主要观点总结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在四姑娘山长坪沟进行野外调查时,首次记录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耳鸮,该发现使保护区内鸮形目鸟类增加至2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增加至37种。标志着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记录到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长耳鸮

这是四姑娘山自然保护区的首次记录,显示了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的新成效。

关键观点2: 长耳鸮出现的生态环境意义

四川省环科院生态所研究人员表示对长耳鸮出现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强调了四姑娘山保护区的生态价值和科研意义。

关键观点3: 科研观测基地的观测成果

四川省环科院与四姑娘山保护区管理局联合共建的观测基地已经拍摄到多种珍稀物种影像,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观点4: 长耳鸮适应性行为的多功能性

描述了长耳鸮的耳羽簇立起是应对环境的关键适应性行为,体现了鸮形目鸟类对夜间生态位的精准适应。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