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36氪汽车

特斯拉FSD在中国的“水土不服”有了新疗法

36氪汽车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4-08 19:2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特斯拉FSD入华后引发的行业震动,包括其表现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介绍了VLA技术的出现及其优势,以及国内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态势。文章还分析了不同车企的智驾技术发展路线和落地情况,并强调了底层技术和数据积累的重要性。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智能驾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特斯拉FSD入华带来的挑战

特斯拉FSD技术表现引起行业内巨大关注;大佬们的集体焦虑症结在于特斯拉一旦补齐短板可能给国内车企带来冲击。

关键观点2: VLA技术的优势

VLA模型融合视觉、语言和动作,为车辆赋予“类人思维链”;可以解决端到端的技术短板,补齐特殊车道的驾驶规则理解。

关键观点3: 国内车企的竞争态势

国内车企纷纷布局VLA技术,通过不同路线实现逆袭;理想的MindVLA技术领先,奇瑞联合华为、英伟达推出猎鹰智驾,吉利推出“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元戎启行率先实现量产。

关键观点4: 底层技术和数据积累的重要性

底层技术的参差是国内VLA能否跨越的关键;数据积累对于智能驾驶的重要性,以及研发成本上升的问题。

关键观点5: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国内搭载VLA技术的车型逐步上路,特斯拉FSD和国内VLA的竞争将有一个新的答案;车企对第三方成熟稳定的技术需求将体现。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