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食品保质期的相关知识,包括是否需要标识保质期、是否可以标识两个保质期、保质期的标识形式、标识位置以及开封后保质期的变化提醒。不同类型的食品有不同的要求,涉及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食用农产品、外卖产品、现制现售产品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是否需要标识保质期
不同形态的食品(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食用农产品等)对保质期的标识有不同的要求。预包装食品根据GB7718-2011的规定,部分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散装食品需标明保质期等信息。食用农产品在包装或标签上需标注保质期等。
关键观点2: 是否可以标识两个保质期
销售包装内包含若干个独立包装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标示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因此可以标识两个保质期。同一产品在不同贮存条件下,允许标注不同的保质期。但内外包装不一致时,禁止标注不一致的保质期。
关键观点3: 保质期的标识形式
根据GB7718-2011附录C的规定,保质期的标示形式包括推荐的各种可能的标注方式。
关键观点4: 保质期的标识位置
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应清晰标示,如采用“见包装物某部位”的形式,应标示具体部位,且不得另外加贴、补印或篡改。
关键观点5: 开封后保质期的变化提醒
食品在拆封后,原有的贮存条件可能发生显著变化,因此一些食品会在包装上提醒开封后的保质期变化。相关标准也要求做出相关提醒。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