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2025年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强化对基金长期投资行为的引导,包括出台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助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随后发布《参与治理规则》,旨在推动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完善企业治理体系。此举将推动流通股本结构集中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投票表决信息透明化,推动尽责管理发展,对长期资金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双碳战略具有积极意义。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实践框架涵盖机构投资者、被投实体企业、第三方服务供应商、政策制定者等角色,参与和投票是常用方式,需关注投资对象及其ESG问题,持续监督过程及结果。尽责管理与行业ESG分析框架的整合建议采用“财务重要性”为纽带,并针对不同行业提出可关注的环境与社会议题。特定ESG议题的尽责管理关注气候转型、生物多样性、供应链管理、董事会效能四个议题。海外如日本政府养老基金和贝莱德集团等采用“尽责增强型被动投资模式”和制定公开的投票政策,推动长期投资与企业价值提升。国内趋势展望包括被动投资趋势对参与治理实践生态的影响,探索构建可持续治理因子策略,以及AI赋能参与治理实践。风险提示包括政策落地、数据准确性、模型偏差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与《参与治理规则》发布背景及影响
证监会要求引导基金长期投资行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协会发布《参与治理规则》,推动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完善企业治理体系。
关键观点2: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实践框架
包括机构投资者、被投实体企业、第三方服务供应商、政策制定者等角色,参与和投票是常用方式,需关注投资对象及其ESG问题,持续监督过程及结果。
关键观点3: 尽责管理与行业ESG分析框架的整合
以“财务重要性”为纽带,针对不同行业提出可关注的环境与社会议题。
关键观点4: 特定ESG议题的尽责管理
关注气候转型、生物多样性、供应链管理、董事会效能四个议题。
关键观点5: 海外参与治理实践案例
如日本政府养老基金和贝莱德集团等采用“尽责增强型被动投资模式”和制定公开的投票政策,推动长期投资与企业价值提升。
关键观点6: 国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趋势展望
包括被动投资趋势对参与治理实践生态的影响,探索构建可持续治理因子策略,以及AI赋能参与治理实践。
关键观点7: 风险提示
包括政策落地、数据准确性、模型偏差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