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安徽消保委
履行法定职责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安徽消保委

暑假消费防坑指南:别让你的 “预付卡” 变成“糟心卡”!

安徽消保委  · 公众号  ·  · 2025-07-24 16:0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预付式消费中消费者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法律解决方案。包括商家跑路、霸王条款、退款难等问题,以及消费者如何理性维权。文章还提到了不同情况下消费者可以向哪些主体主张权利,并给出了避坑小妙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预付式消费成为现代常见消费模式,但存在问题。

文章介绍了预付式消费的现状,尽管它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但也存在商家跑路、霸王条款、退款难等问题,使消费者的“预付卡”变成“糟心卡”。

关键观点2: 消费者维权需注意法律门道。

文章指出,面对预付式消费中的问题,消费者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门道,知道如何理性维权。

关键观点3: 消费者可享受“七天无理由退款”但有例外。

文章提到,消费者在付款之日起七天内有权请求经营者返还预付款本金,但如果消费者已经获得过相同商品或服务,则不再享有“七天无理由退卡”的权利。

关键观点4: “霸王条款”无效。

文章指出,预付式消费合同中的霸王条款如“收款不退、遗失不补、不得转卡”等均为无效。

关键观点5: 预付式消费卡可以转让但有限制。

文章说明,消费者支付预付款后,债权可以依法转让,但经营者可以主张在一定期限内为消费者提供不限次数服务的预付式消费中,消费者以债权转让名义让多名消费者使用同一张消费卡的情形下,该债权转让对其不发生法律效力。

关键观点6: 未成年办卡需注意法律规定。

文章强调,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订立预付式消费合同无效,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订立的合同原则上无效,除非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合同内容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相适应。

关键观点7: 消费者可向四类主体主张权利。

文章说明,如果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向实际经营者、名义经营者、商场场地出租者、经营者的清算义务人主张权利。

关键观点8: 避坑小妙招。

文章给出了四个避坑小妙招:核查商家资质、审查合同条款、保留证据和理性消费。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