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情况,包括集采结果、价格变化、企业反应以及市场趋势。文章指出,以往“脚踝价”效应正在递减,新的上行周期开始展现。上海骨科创伤集采结果公布,部分品类中标价提高。降价带来的行业阵痛正在消去,国内骨科市场重新划分即将进入高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集采结果和部分品类中标价格提高
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布了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部分品类中标价提高。普通接骨板系统区间为288元-1569元;锁定加压接骨板系统(含万向)区间为65-2055元;髓内钉系统区间为11-3501元。
关键观点2: 企业毛利和稳定放量机会
集采带来的降价潮直接影响企业毛利,但也给中选企业带来稳定放量机会。国产龙头品牌在规模优势、产品力、服务能力方面获得更多医疗机构选择,实现迅速覆盖。随着集采规则持续优化,降价对骨科企业盈利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渐出清。
关键观点3: 市场趋势和竞争格局
随着降价带来的行业阵痛逐步消去,国内骨科市场的重新划分即将进入高潮。外资巨头在高端产品线的优势依旧存在,高烈度的市场份额竞争仍将继续。预计未来随着集采政策完全落地,各厂家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望回归稳定发展态势。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