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人脑如何处理惊讶度,包括信息论、物理、概率论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投资角度下的惊讶度定义。文章强调人的注意力天生被出人意料的事物吸引,惊讶是学习与记忆的催化剂。文章还探讨了信任与检查之间的平衡,以及如何保留对世界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人脑处理的是惊讶度而非信息本身,惊讶度是对事件发生时我们感到惊讶程度的度量。
文章开头阐述了人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指出人脑大多时候感受的是事物的变化,而不是事物的本身。信息的惊讶度本质上是对事件发生时的惊讶程度的度量,越不可能的事件带来的惊讶(信息)越大。
关键观点2: 物理世界的底层内置了惊讶,某些现象即使掌握全部初始条件也无法完全预料。
从物理角度看,微观层面的量子力学证明自然界存在根本不可预测的随机性,例如光子的行为本质上无法被确定。
关键观点3: 概率论中的许多结论蕴含惊讶,面对概率的惊奇,人们意识到需要反思并校准自身的认知偏差。
文章提到概率论中的许多悖论揭示出我们的直觉并不适用于某些随机现象,面对概率的惊奇,人们意识到需要反思并校准自身的认知偏差。
关键观点4: 投资中的惊讶度是本质的分类标准,长期主义的价值投资者对于短期的波动性的惊讶度更低。
从投资角度看,如何定义惊讶度几乎是本质的分类标准。长期的价值投资者对于短期的股价波动性的惊讶度较低,他们更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价值。
关键观点5: 信任但要检查是管理和校准自身“惊讶模型”的主动策略,要求我们大局上乐观信任,细节处保持警觉。
文章最后强调了信任与检查之间的平衡,提出这是管理和校准自身“惊讶模型”的主动策略。大局上我们要乐观信任,但在细节处要保持警觉,防范那些能颠覆我们核心信念的高贝叶斯惊讶事件。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