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电信在量子科技领域取得新突破,发布了全球首个融合QKD和PQC的分布式密码体系,提供端到端抗量子计算的密钥分发与全生命周期管理。该体系已具备商用能力,实现了跨域量子密信电话的接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电信量子首席科学家彭承志表示,这是量子通信作为抗量子计算新型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保障国家安全。此外,中电信量子集团还建设了天地一体的量子安全基础设施,并在多个城市提供量子城域网服务。同时,推出了一系列量子产品和应用场景解决方案,为千行百业提供量子安全保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电信发布全球首个融合QKD和PQC的分布式密码体系
该体系创新融合QKD和PQC技术,为用户提供端到端抗量子计算的密钥分发与密钥全生命周期管理,具备商用能力。
关键观点2: 成功实现跨域量子密信电话
基于融合QKD和PQC的分布式密码系统,实现全球首例跨域量子密信电话,横跨超1000公里。
关键观点3: 彭承志关于量子计算与信息安全挑战的论述
彭承志表示全球量子计算发展对基于公钥密码体制的信息安全提出严峻挑战,需加快建设抗量子计算的新型信息安全基础设施,量子通信将发挥基石作用。
关键观点4: 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的建设与应用
中电信量子集团建设了全球首个天地一体的量子安全基础设施,为量子安全业务规模发展提供基础支撑。目前已在多个城市建设了量子城域网,并提供了跨域互通的服务能力。
关键观点5: 量子安全应用的落地与普及
中电信量子集团推出了一系列量子产品和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如“量子密信”、“量子云印章”等,为政务、金融、能源、交通等领域提供量子安全保障。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