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探讨了哲学与科学在认识可能性问题上的差异,以及哲学家们对于“第一人称视角”难题的解决方式。文章首先概述了哲学在诞生之初与科学的一致性,以及17世纪科学革命后哲学的困境。随后,文章详细讨论了康德和海德格尔对“第一人称视角”难题的不同解决思路,康德通过强调先天性(先天认识形式)来克服感觉经验的局限,而海德格尔则从复数的第一人称视角转向了单数的第一人称视角,强调存在从思想的对象“落实在”此在这一个体存在物的生存活动之中。文章最后指出,虽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在认识可能性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哲学不能忽视基础性问题,而科学的发展也需要人文世界留有余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哲学与科学在认识可能性问题上的差异
文章讨论了哲学与科学在认识可能性问题上的不同路径,科学追求客观性,而哲学则试图扬弃第三人称视角,回归第一人称视角。
关键观点2: 康德对“第一人称视角”难题的解决
康德通过强调先天性(先天认识形式)来克服感觉经验的局限,试图在第一人称视角的基础上获得第三人称视角的客观性。
关键观点3: 海德格尔的“第一人称视角”转向
海德格尔从复数的第一人称视角转向了单数的第一人称视角,强调存在从思想的对象“落实在”此在这一个体存在物的生存活动之中。
关键观点4: 哲学与科学在人文世界中的留有余地
文章指出,哲学与科学虽然在认识可能性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哲学不能忽视基础性问题,而科学的发展也需要人文世界留有余地。
关键观点5: “第一人称视角”问题的意义
文章认为,讨论“第一人称视角”问题的意义在于认识到人的世界即文化世界或意义世界,并思考将人的世界去除人的因素是否可能、必要和应该。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