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AI早读课
专注互联网产品、用研、交互、设计、运营领域精选内容。信息爆炸的社会,每天用心的去读一篇文章,也许胜过你的走马观花。每早八点,我们等你。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互联网AI早读课

一年前的提示词技巧已经落伍了?Anthropic CPO 揭秘7个AI协作新玩法

互联网AI早读课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5-06-22 08:03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分享了与大模型的交互技巧,将其视为一种全新的协作模式,并提供了七个核心交互技巧。包括从心态转变到将大模型视为思维伙伴,使用更直接、情绪化的指令来突破模型的友善边界,激发深度推理的指令,提供高质量的上下文信息,利用模型作为Prompt教练,进行迭代与协作,关注对话的质量而非数量等。文章还强调了在AI时代需要重新定义价值,成功的AI协作应该围绕价值创造而不是消磨时间。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心态转变——从“指令执行者”到“思维伙伴”。

不要将大模型仅仅看作一个等待指令的工具,而要把它视为一位能够与你平等对话、激发思考的“虚拟协作者”。

关键观点2: 突破模型的友善边界——使用更直接、情绪化的指令。

大模型通常被训练得非常友善和乐于助人,在使用时需要主动打破这层“礼貌”的屏障,使用更直接、甚至略带情绪化的指令来迫使模型跳出“好好先生”的角色。

关键观点3: 激发深度推理——使用“认真思考”的指令。

对于需要复杂推理的任务,使用简单的指令“前缀”可能会解锁模型更深层次的计算和思考路径。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加入“认真思考”的指令可以引导模型调用不同的、更强大的推理流程。

关键观点4: 提供高质量的上下文信息。

高质量的输出源于高质量的输入。提供给模型的上下文信息越丰富,其产出的结果就越精准、越有价值。

关键观点5: 利用模型作为Prompt教练。

让模型来教我们如何更好地提问。可以使用模型生成的Prompt模板,并解释为什么它有效。

关键观点6: 迭代与协作——与模型共同构建方案。

真正高效的交互是一个持续迭代、共同构建的过程。将大任务分解成小步骤,与模型进行多轮对话,共同逼近最终的完美方案。

关键观点7: 关注对话的“质”而非“量”。

衡量一次交互是否成功,关键不在于对话持续了多久,而在于它是否解决了你的问题、推动了你的思考。成功的AI交互在于是否真正为用户创造了价值。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