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能源学人
能源学人致力于打造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媒体平台! “能”(Energy)涉及化学、生物、信息等与能相关的前沿科技领域; “源”(Nature)即通过现象探究事物本质,科学化深层次解析问题。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能源学人

武汉理工大学吴劲松教授AFM:具有最佳活化Li2MnO3的微富锂锰基正极用于高稳定性和高容量锂离子电...

能源学人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科技媒体  · 2024-08-21 12:0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研究了无钴富锂锰基氧化物(LRMO)的制备与性能。通过调整Li/TM比例,合成了一系列LRMO样品,发现当Li/TM比为1.2时,样品LR-1.2具有优化的双相结构,表现出高的放电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出色的倍率性能。研究表明,这是由于部分Li-O-Li构型转变为Li-O-TM构型,形成了更强的TM-O共价键,改善了电子结构和提高了晶格氧的稳定性。该工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见解。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

锂离子电池在多个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富锂锰基氧化物(LRMO)作为正极材料存在一些问题,如容量衰减、低库仑效率和结构退化等,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

关键观点2: 研究内容

通过调整Li/TM比例,合成了一系列LRMO样品,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LR-1.2具有优化的双相结构,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关键观点3: 实验结果

LR-1.2在第一次循环中实现了282.3 mAh g⁻¹的高可逆容量和90.9%的库仑效率,并在不同电流密度下表现出优异的容量保持率。此外,它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逆性。

关键观点4: 机制解析

通过DFT计算揭示了双相结构的电子性质和晶格氧的稳定性。发现双相结构改善了电子结构,减小了能带间隙,有利于电子导电性,加速了Li+的输运。此外,双相域中O-2p能带中心的降低抑制了氧的过氧化,提高了晶格氧的稳定性。

关键观点5: 结论

通过调整Li/TM比例合成的LRMO样品LR-1.2具有优化的双相结构,改善了电化学性能。这项工作建立了Li/TM比、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之间的联系,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设计提供了见解。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