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中国央行打造的跨境人民币清算系统CIPS,并解读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的更新内容。文章详细说明了CIPS系统的主要清算模式、基本清算流程、流动性管理以及SWIFT制裁和替代方案。同时,文章还回顾了过往相关SWIFT制裁案例,并对比了新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最后,文章推荐了金融监管研究院的课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CIPS系统简介
CIPS是中国央行为跨境人民币清算打造的清算系统,其设计并非简单作为SWIFT的备份,而是基于境内外银行账户体系的一套清算系统。
关键观点2: 业务规则更新内容
明确了CIPS需要指定参与者管理办法,并细化了CIPS在央行大额支付系统的结算账户和运作规范。
关键观点3: CIPS清算模式
CIPS采用实时全额结算和定时净额结算方式,支持单向资金流的人民币付款,通过CIPS直接参与者和间接参与者进行跨境清算。
关键观点4: 流动性管理
CIPS通过直参行最低注入资金要求、定时净额结算制度引入、多样化交割方式以及延长系统运行时限等措施进行流动性管理。
关键观点5: SWIFT制裁与替代方案
SWIFT制裁是对金融机构或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制裁,CIPS和俄罗斯自己的SPFS系统可以作为替代方案。CIPS和SPFS目前海外参加行和代理行覆盖范围不够广泛,因此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SWIFT。
关键观点6: 过往相关SWIFT制裁案例
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因政治、经济因素导致的SWIFT制裁案例,包括伊朗、俄罗斯等国家的金融活动受到显著冲击。
关键观点7: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对比
文章对比了新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强调了CIPS系统更新内容对规范跨境人民币清算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