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罗辑思维
每天一段60秒语音,一篇新角度看世界的文章。关注罗胖,让你每天比别人知道的多一些。
TodayRss-海外稳定RSS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罗辑思维

学会这招,每周能多抠出属于你自己的7小时

罗辑思维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5-08-26 06:3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知名心理学家李松蔚对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如何度过每天的24小时》的解读。书中作者阿诺德·本涅特在100年前就认识到了城市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并提倡人们要认识管理时间的方式,让每天的生活更有效率、更积极。李松蔚老师借此倡议通过这本书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改善未来的生活体验。文章还提到了如何安排自主时间,以及在改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陷阱。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书籍背景介绍

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如何度过每天的24小时》,由知名心理学家李松蔚解读。这本书的作者阿诺德·本涅特是20世纪初的英国作家,他观察到当时城市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并提倡时间管理。

关键观点2: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作者阿诺德·本涅特认为当时城市年轻人的工作状态和休息时间并不理想,他提倡人们要认识管理时间的方式,让每天的生活更有效率、更积极、更有热情。

关键观点3: 如何抠出自己的时间

李松蔚老师提出从具体的24小时中定义出可用的时间,比如从每天不工作的十几个小时里给自己开辟一些自主管理的大块的时间段,像十一学校的大课间一样。

关键观点4: 自主时间的安排

作者提到自主时间要有三个特征:不为难、不慌乱、不懊恼。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做一些反思、阅读、听音乐等自己喜欢的事情。

关键观点5: 改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陷阱

在改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愧疚感、挫败感、自我怀疑、被泼冷水和贪多等陷阱。作者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来克服这些陷阱,如强调这是自己的时间、调整预期、自我欣赏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