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城市报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由人民日报社主管,将按照中央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宣传党和国家在城镇化发展领域方针政策,展现中国城镇化发展成果,将成为中国助推新型城镇化最具影响力的媒体。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中国城市报

重庆市46.2%建成区实现“海绵化”,既会“呼吸”更宜居

中国城市报  · 公众号  ·  · 2025-08-03 09:00
    

主要观点总结

重庆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将46.2%的建成区实现“海绵化”,构建了一个“全域海绵”的韧性城市。通过运用海绵理念,重庆市有效应对极端降雨,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韧性。文章介绍了重庆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多项举措,包括建立海绵城市评价体系、推动项目评价、示范带动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等。同时,重庆市还通过数字智防技术提升城市内涝治理水平,实现提前预警、提前疏浚,减少城市内涝。文章还提到了重庆市持续推动应用更新迭代,增强实战实效,推进智能体系开发的计划。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重庆市将46.2%的建成区实现‘海绵化’,构建‘全域海绵’的韧性城市。

重庆市通过运用海绵理念,将透水路面、屋顶花园等海绵设施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建立起了韧性安全城市。

关键观点2: 重庆市建立海绵城市评价体系,通过专家绩效评价带动特色海绵城市建设区域的打造。

该体系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并强调标准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3: 重庆市通过示范带动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以数据谷为例展示了海绵城市示范片区建设的效果。

数据谷通过串联地块、道路、公园水体形成海绵示范片区,实现了雨水自然消纳和局部热岛效应缓解。

关键观点4: 重庆市运用数字智防技术提升城市内涝治理水平,实现提前预警和精准判断。

通过整合地理、气象、水文等数据资源,重庆市实现了风险点位识别整治、内涝风险精准预警等实战能力。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