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国家纳米中心刘新风研究员团队与北京化工大学王聪副教授联合团队对紫磷(VP)各向异性传输特性的研究。该研究利用偏振瞬态吸收显微技术揭示了紫磷纳米片显著的各向异性传输特性,并阐明了形变势的各向异性是主导紫磷载流子迁移率的关键因素。这一发现使紫磷在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潜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团队利用偏振瞬态吸收显微技术揭示了紫磷纳米片的各向异性传输行为。
研究发现沿a轴的双极迁移率达到~2100 cm²·V⁻ ¹· s⁻ ¹ ,显著高于b轴迁移率(~380 cm²·V⁻ ¹· s⁻ ¹ ),扩散各向异性比达5.5:1。
关键观点2: 研究确定了形变势各向异性是主导紫磷载流子迁移率的关键因素。
通过综合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应变拉曼光谱和第一性原理DFT计算,揭示了紫磷的各向异性特性。
关键观点3: 紫磷的高各向异性迁移率特性使其在复杂环境目标识别、高分辨率偏振敏感成像、突触器件等前沿应用中展现出极高的应用潜力。
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上海昂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二维材料单晶和薄膜等耗材、器件和光刻掩膜版定制等微纳加工服务,以及各种测试分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