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影响弧岩浆成矿潜力的因素: 来自台湾岛东部火山岩内熔体包裹体和锆石组成的指示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3-24 17:13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研究了台湾岛东部贫矿弧岩浆的性质和演化,通过硅酸盐熔体包裹体(SMIs)、锆石和硅酸盐矿物的研究,探讨了影响弧岩浆成矿潜力的因素。研究发现,台湾岛东部岩浆性质较为还原,不利于亲铜元素在岩浆中的持续富集,可能是导致该区缺乏矿化的重要原因。此外,岩浆的H2O含量也是影响成矿的关键因素,相对“贫水”的岩浆将显著降低成矿金属进入流体中的效率。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

文章关注俯冲带上方的岩浆-热液矿床,特别是斑岩、矽卡岩和浅成低温热液Cu(±Mo)-Au矿床,这些矿床通常与钙碱性、中-酸性岩浆有紧密的联系。然而,大型或超大型矿床往往形成于特定的弧段和时间段内,绝大多数弧岩浆为贫矿岩浆或仅显示微弱的矿化。

关键观点2: 研究区域

研究集中在台湾岛东部,这里存在大量的贫矿弧岩浆,缺乏相应的矿化。通过对其硅酸盐熔体包裹体、锆石等的研究,揭示该地区贫矿弧岩浆的性质和演化。

关键观点3: 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台湾岛东部安山岩内的斜长石中的熔体包裹体显示母岩浆具有安山质组成特征和较高(且可变)的Cu含量。但还原且相对贫水的岩浆可能是导致台湾岛东部缺乏斑岩铜矿的潜在重要因素。

关键观点4: 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岩浆氧化还原状态和H2O含量是影响弧岩浆Cu-Au成矿潜力的关键因素。台湾岛东部在更新世时期存在的低fO2和相对贫水的岩浆环境,可能是造成该地区缺乏斑岩Cu(-Au)矿床的潜在重要因素。

关键观点5: 研究意义

通过对台湾岛东部火山岩的研究,对弧岩浆成矿潜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研究结果对于预测矿产资源分布、理解地壳演化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