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致论道讲坛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与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的科学文化讲坛,每月一期线下活动,分享科技文化新知、观点和思想!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格致论道讲坛

管仲无罪,魏征有罪?一场争执上千年的大型双标现场|赵冬梅

格致论道讲坛  · 公众号  · 历史  · 2025-03-19 15:5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历史学家赵冬梅关于魏征故事的讲述,及其引发的历史学家和理学家之间的讨论。文章涵盖了魏征的历史背景、司马光与程颐的不同观点、范祖禹的立场、朱熹的《通鉴纲目》中的叙述,以及后世对魏征故事的讨论和演变。最后,文章指出历史的复杂性和我们在理解过程中损失的丰富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赵冬梅讲述的魏征故事及其背后的讨论。

赵冬梅在讲述魏征故事时,引发了历史学家和理学家之间的讨论。这个故事涉及到魏征的历史背景、司马光与程颐的不同观点、范祖禹的立场以及朱熹的《通鉴纲目》中的叙述。

关键观点2: 司马光、程颐、范祖禹对魏征故事的不同看法。

司马光认为魏征无罪,而程颐则认为魏征有罪。范祖禹则更倾向于程颐的观点,并在《唐鉴》中给出了自己的价值判断。

关键观点3: 朱熹的《通鉴纲目》与对魏征故事的叙述。

朱熹在《通鉴纲目》中借鉴了范祖禹的观点,但在行文笔法上并没有对魏征进行深刻的贬斥。这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官方对于此类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看法。

关键观点4: 历史的复杂性和理解过程中的损失。

历史本身是复杂多样的,我们本有机会去了解一个更为复杂的故事,感受更为丰富的生命历程。但经过讨论和演变,我们往往只听到简化后的故事,这使我们逐渐丧失理解复杂故事、辨析精微义理的思考能力。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