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6氪
36氪是中国领先的新商业媒体,提供最新锐最具深度的商业报道。我们强调趋势与价值,我们的slogan是: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36氪

老板会自称「主理人」的店,啥都敢涨价、规矩比服务还多

36氪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5-07-22 21:22
    

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互联网上正在流行的对“主理人”这一标签的嘲讽和批判。最初,“主理人”是有别于小老板、店长、个体户的小资词汇,曾因与上海牢牢绑定而显得洋气,如今却成为互联网嘲讽的对象。很多网友发现,“主理人”风潮正在向三四线城市甚至更小的城市蔓延,引发网友的不满和讽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主理人”正在成为一种互联网流行嘲讽对象。

最初显得洋气,如今却成为互联网嘲讽的对象,网友发现其正在向更广泛的市场蔓延。

关键观点2: 主理人的特点。

主理人往往开设小店,店面装修精美但地理位置可能偏僻,店主身穿中古vintage服饰,中英混杂交流,且通常设立许多奇怪的规则和限制。

关键观点3: 网友对主理人的三大“罪状”的批评。

第一是莫名其妙的规矩多,包括进店要预约、不能拍照等;第二是区别对待顾客;第三是价格贵并且给消费者“上课”。

关键观点4: 县城主理人的真实情况。

自称县城主理人的店主大多数拥有在大城市甚至国外求学、工作的经历,但他们的标签往往只停留在账号简介里。真正的主理人形象往往跟网友调侃的形象不同,比如有的视频中的主理人实际上是管理小城市的买手店店主。

关键观点5: 解构时代的背景影响。

随着解构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用戏谑的方式来抵挡源于“意义贫困”的虚无。曾经被视为更时髦、更先锋的主理人也开始被嘲笑为“开店的”“服务员”,这意味着人们在消费行为上的理性化和消费文化的变化。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