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谷趋势MAX
决策者的首席情报顾问。2016胡润中国最具影响力财经自媒体50强。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智谷趋势MAX

视频平台阉割清晰度,这锅到底谁来背?

智谷趋势MAX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10-13 18:3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视频平台为了节省视频传输过程中的流量费,采用算法压缩画质的方式降低码率,导致高清视频画质不如以前清晰的现象。文章指出,这不仅涉及视频平台与用户的博弈,还包括平台背后的资费问题、运营商的话语权等因素。同时,大多数视频平台为了节省带宽成本而采用这种策略,但这也引起了用户的不满。文章还提到,如何找到带宽成本、用户体验和盈利之间的平衡点是国内视频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视频平台采用算法压缩画质以降低码率,节省带宽成本。

由于节省流量费的需要,视频平台采用算法压缩画质,甚至通过锐化来假装视频仍然很清晰。尽管用户选择了高清晰度,实际得到的仍然是算法处理过的阉割版。

关键观点2: 几乎所有视频平台都存在类似行为。

这不是某一家平台的特殊行为,而是行业内的一种潜规则,类似于行业的手艺。

关键观点3: 问题根源在于平台和运营商的博弈以及运营商之间的话语权差异。

国内视频平台的做法与国内运营商的收费高昂有关。与国外的视频平台相比,国内的视频平台在带宽成本上承担了更大的压力。美国运营商通过其他方式赚取利润,不会给视频平台做慈善。

关键观点4: 国内运营商肩负社会使命,无法像国外运营商一样给视频平台提供福利。

国内运营商在背负社会使命的同时,无法像国外运营商一样给视频平台做慈善送福利。此外,大多数视频其实并不需要高清晰度画面。

关键观点5: 用户对此现象感到不满。

尽管大部分用户之前未察觉此现象,但当消息被曝光后,大部分用户都会感到不舒服。这种降码率和算法压缩的做法会给人一种平台欺负老实人的感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