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全国多地蔬菜价格持续走高,部分涨幅超30%,蔬菜、肉类价格飙升引发关注。中国农业科学院分析称,异常天气导致蔬菜生长、流通受影响,加之种植、饲料成本上涨,导致价格上扬。冻品、调理品价格也步入涨价期。面对终端市场上的价格上涨,冻品厂商和经销商需携手应对,提升效率、多元布局产品、增强核心竞争力。当前餐饮行业面临成本压力,需灵活调整策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蔬菜价格持续走高
全国重点监测的蔬菜全国批发价格数据显示,蔬菜价格从6月中旬至8月中旬上涨了约40%,部分家常菜价格大幅上涨,如黄瓜涨幅达153%。今年暑期异常天气对蔬菜生长和运输造成影响,加之种植成本上升,导致菜价飙升。
关键观点2: 肉类价格连续上涨
除了蔬菜,肉类价格也呈现连续上涨态势。猪肉价格连续7周上涨,累计涨幅达12.9%。主要原因是季节性需求增加、供应短缺以及养殖成本上升。此外,全国不少地区的白条鸡、鸡蛋等食材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价格上涨。
关键观点3: 冻品、调理品价格步入涨价期
随着蔬菜、肉类价格的上涨,冻品和调理品价格也步入涨价期。主要原因是基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面对成本压力,冻品厂商和经销商需加强合作,提升效率,多元布局产品。
关键观点4: 厂商应对策略
面对终端市场上的价格上涨,冻品厂商应加强仓储管理和原材料使用效率,合理使用对冲工具化解成本压力;经销商应多元布局产品,增加收入来源,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厂商一体”共度难关,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需共同应对。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