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新能源行业龙头推进电动船舶锂电化应用,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与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宁德时代等多家企业已布局电动船舶市场,电动船舶逐步展现经济性。截至2024年6月,我国已建在建纯电池动力船舶达440余艘。业内预测,电动船舶市场替代空间巨大,到2026年仅中国电动船舶市场规模将超360亿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能源船动力转型合作进展
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与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电池热安全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展开合作。
关键观点2: 电动船舶市场布局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已布局电动船舶市场并取得CCS锂电池相关产品型式认可证书,亿纬锂能等公司的船用电池产品已通过多家船级社认证。
关键观点3: 电动船舶经济性显现
电动船舶逐步展现经济性,在客运、中小货运场景下运营成本相比燃油船舶有所节约。
关键观点4: 中国电动船舶市场快速发展
截至2024年6月,我国已建在建纯电池动力船舶达440余艘。业内预测,到2026年仅中国电动船舶市场规模将超过360亿元。
关键观点5: 电动船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虽然电动船舶存在续航里程有限、电池寿命等问题,但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链协同创新的突破,电动船舶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