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央行对债券市场的看法和动作,包括央行对长期国债利率的风险提示、央行对国内债券市场和美联储动作的关注、央行做出的应对措施和准备工作、当下的货币政策框架以及央行在制度上的准备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央行对债券市场的看法和动作
央行通过专访表达了对债券市场的看法,认为控制和决定国债市场利率水平是为了遏制羊群效应可能潜藏的系统性风险。央行密切关注美联储的动作,并在同一天发表文章表达预判。
关键观点2: 央行的应对措施和准备工作
央行在同一天做出了推迟MLF续作等“十分不常规”的动作,为了对冲外资抛售潮,央行可能会超量续作MLF或降息MLF。这些措施可能源自2022年Q4的“赎回潮”带来的经验。
关键观点3: 当下的货币政策框架
当下的货币政策框架与传统的体系不同,不以基础货币数量为紧约束,而是以商业银行的负债质量为紧约束。商业银行通过发行存单改善自身负债质量,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就是架构在这个银行-非银资产负债表交换之上的。
关键观点4: 央行在制度上的准备
央行进行了制度上的准备,例如调整OMO操作方式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解决资金响应不足的问题。从制度设计的角度看,资金利率中枢不再会大幅上行,因为制度已经改变。
关键观点5: 央行的对手盘
央行的真正对手盘不是债券市场本身,而是美联储和外资。央行领略了外资冲击的程度,因此做了更加细致的准备,包括提前喊话、重做公开市场招标机制、卡点杰克逊霍尔年会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