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国城市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路径的研究,涉及城市碳排放的核算、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城市层面的减排路径和策略。文章详细阐述了不同城市的排放状况和社会经济特征,以及驱动排放变化的因素。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城市在碳达峰和碳中和过程中的预期总排放量和预计总碳排放量,以及可能的减排途径和策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
中国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为实现气候变化目标,需要关注城市一级的碳排放情况。
关键观点2: 城市碳排放状况
研究核算了中国全部城市长时间序列的历史碳排放,并设计了各种城市未来长期碳减排路线图。
关键观点3: 研究结果
超过1/3的中国城市已经实现了显著的排放达峰趋势,碳强度的降低极大地推动了各个排放阶段的减排。
关键观点4: 未来展望
如果中国城市遵循具有相同社会经济地位较早达峰城市长期减缓路径的成功经验,中国可以在政策截止日期之前实现气候变化目标。
关键观点5: 通讯作者简介
汤铃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大数据技术、预测理论与方法、经济模拟仿真、能源经济与管理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