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湖南生态环境

碳监测破局:从“算出来”到“测出来”的绿色进阶

湖南生态环境  · 公众号  ·  · 2025-08-06 11:42
    

主要观点总结

我国温室气体监测领域呈现积极进展,设备供应商进行产品和技术研发,取得硬核突破,同时政策积极引导,监测评估试点工作不断深化。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了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适用性检测合格名录。生态环境部印发了钢铁和水泥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鼓励自动监测技术应用。同时,监测与核算的优劣比较、自动监测法的优势和局限、试点工作的进展和策略等方面也被阐述。文章还提到企业参与度提升,市场主体加大研发投入,但存在认知偏差。总体而言,提升监测精度是长期趋势,但在实施路径上需区分优先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我国温室气体监测领域设备国产化取得突破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监测系统合格名录,国产监测系统性能得到权威机构认可。

关键观点2: 生态环境部鼓励自动监测技术应用

生态环境部印发钢铁和水泥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强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自动监测技术的应用。

关键观点3: 核算法与自动监测法的优劣比较

核算法操作相对简单,可以通过多源数据交叉验证确保年度排放总量计算的准确性,但存在统计数据与排放因子的不确定性。自动监测法能实时掌握碳排放量的动态变化,具备较高技术可实现性,但流量监测的准确性仍面临挑战。

关键观点4: 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的进展和策略

试点覆盖6个重点行业,安装了130余套二氧化碳自动监测设备。试点结果验证自动监测法与核算法的数据吻合度较高,但火电行业结果一致性存在差异。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推进策略考虑到监测技术成熟度和企业实际运营条件对数据质量的影响。

关键观点5: 企业参与度和市场响应

企业参与度显著提升,各类市场主体加大研发投入,但存在认知偏差。全国碳市场相关行业对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设备的需求最为迫切。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