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红杉汇

“DNA活字印刷术”来了 | 红杉爱科学

红杉汇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25-01-03 08:0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DNA存储技术的发展及挑战。随着数字化时代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寻找新的存储解决方案变得迫切。基于DNA的存储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科学家受表观遗传学启发,创造出了一种能显著提高DNA容量和效率的存储方法,称为“表观比特”。该方法通过甲基化碱基编码信息,回避了合成新DNA的漫长和昂贵过程。但挑战仍然存在,如复杂编码和精确控制需求等。不过,这种存储介质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随着发展,有望为高效数据存储提供解决方案。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数字化时代的数据存储挑战

全球每天产生海量数据,传统硅基材料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寻找新的存储解决方案势在必行。

关键观点2: DNA存储的优势

DNA被视为数字存储的理想介质,具有非凡的存储密度和耐久性。同体积的DNA可存储多达10亿倍的信息,且编码的序列可以保存几个世纪。

关键观点3: 中国科学家的新研究

一个由中国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团队受到表观遗传学的启发,创造出了一种新的DNA存储法——表观比特。该方法通过甲基化编码信息,减少了对合成的依赖,提高了DNA的容量和效率。

关键观点4: 表观比特的工作原理

研究人员利用甲基化碱基编码信息,通过并行分子打印的方法将数据“打印”到DNA模板上。这种方法使用一条通用DNA模板和多个不同的DNA片段作为构建块,每个构建块包含一个独特的表观比特模式。

关键观点5: 面临的挑战

虽然这种新方法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仍然存在挑战,如甲基化碱基编码的复杂性、对化学修饰的精确控制需求等。实现高保真的写入和读取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