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爱青岛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官方订阅号,为您提供本地新闻、同城生活指南等全方位资讯,更有不定期有奖活动等你参加。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爱青岛

疫情已外溢,多地出现病例!中疾控提醒

爱青岛  · 公众号  ·  · 2025-07-30 09:5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孔肯雅热的传播情况,包括病例数量、传播方式、流行地区、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预防措施、旅行注意事项、个人和家庭防蚊灭蚊方法以及常见蚊媒孳生地的清理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基孔肯雅热病例数量呈上升趋势

截至7月26日24时,广东省累计报告4824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广州、阳江、湛江等地均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病例。

关键观点2: 基孔肯雅热的传播方式

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传播链为“人→蚊→人”,患者发病后第1周内病毒血症水平高,通过蚊虫叮咬传播风险高,但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

关键观点3: 基孔肯雅热的流行地区

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基孔肯雅的本地传播,大规模暴发和零星病例主要发生在美洲、亚洲和非洲。我国于2008年首次发现输入性病例,曾在广东和云南等地引发本地疫情。

关键观点4: 基孔肯雅热的临床症状

大多数感染者会在带毒蚊虫叮咬后3—7天出现症状,常见为突然发热和关节疼痛,其他症状还包括头痛、肌肉痛、关节肿胀、皮疹、恶心、疲劳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包括围产期感染的新生儿、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关键观点5: 基孔肯雅热的预防和治疗

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临床主要采取支持性治疗。预防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蚊虫叮咬,具体措施包括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上衣和长裤、清理积水等。旅行者也需注意防蚊措施,如携带驱虫剂、使用蚊帐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