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园心血管时间
丁香园旗下公众号,更懂中国心血管医生。前沿、用药、指南、病例一网打尽,轻松玩转心内科。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丁香园心血管时间

主任提问:PT、APTT、TT 有什么区别?临床怎么用?

丁香园心血管时间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07-08 20: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血液凝固中PT、APTT和TT的概念、区别及临床意义。文章从官方定义、凝血途径、三者区别、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供了拓展知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PT、APTT和TT的定义

PT是血浆与凝血活酶试剂反应后发生凝固所需要的时间;APTT是血浆与适量氯化钙、部分凝血活酶试剂反应后发生凝固所需要的时间;TT是血浆中加入一定活性单位的凝血酶后形成纤维蛋白凝块所需要的时间。

关键观点2: 凝血途径

根据参与凝血途径的不同,可将凝血因子分类。PT涉及外源凝血途径,APTT涉及内源凝血途径,而TT则涉及共同凝血途径。

关键观点3: PT、APTT和TT的临床意义

PT延长可能涉及外源性凝血因子或共同途径凝血因子的缺乏或活性低下;APTT延长可能涉及内源性凝血因子或共同途径凝血因子的问题;而TT延长则可能涉及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和异常纤维蛋白血症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