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识产权杂志
《知识产权》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是中国中文法律类核心期刊、AMI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投稿网站:https://zscq.cbpt.cnki.net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知识产权杂志

刘银良:商标法基础理论阐释及中国困境治理

知识产权杂志  · 公众号  · 法律  · 2024-08-27 16:22
    

主要观点总结

商标法基础理论阐释及中国困境治理,主要探讨了商标法的重要性、属性、商标权的客体、商标权的取得和商标法治理的基本原则。文章指出,商标法不仅是知识产权法,还是商业法和竞争法,其基础理论需要回归至商业伦理,并强调商标权需基于商业活动使用取得。文章分析了我国商标法过度强调注册取得制而忽视使用取得制的问题,认为这导致纸面权利游戏和制度困境。文章提出,我国商标法应引入使用取得制,克服制度缺陷,并强调商标法需遵守防混淆、反淡化和维护正当竞争三个基本原则。文章还探讨了我国商标法的困境与改进路径,提出通过合理使用取得和注册取得商标权的模式,以及通过维护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来改进商标制度。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商标法的多重法律属性

商标法不仅是知识产权法,还是商业法和竞争法,其构建需依据科学、合理的商标法基础理论,并需回归至商业伦理。

关键观点2: 商标权的客体

商标权的客体是具有商誉的商标,经营者只有在商业经营中使用商标才可能累积商誉并取得实质商标权,注册仅能产生形式商标权。

关键观点3: 商标权的取得

商标权的取得应基于商业活动的使用,而非单纯通过注册,以累积商誉并产生实质商标权。

关键观点4: 商标法治理的基本原则

商标法需遵守防混淆、反淡化和维护正当竞争三个基本原则,以维护商标制度的公平与效率。

关键观点5: 我国商标法的困境与改进路径

我国商标法应引入使用取得制,克服制度缺陷,并强调商标法需遵守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以构建科学与合理的商标制度。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