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经观书评

十三行启示录:真正的开放

经观书评  · 公众号  ·  · 2024-09-14 19:37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清朝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包括开放与限制的经历,如南洋禁航令、一口通商等。文章还描述了行商们在海外贸易中的处境以及他们在朝贡贸易中的实际角色。最后强调了真正的开放应该是观念、平等和自由的开放,而不仅仅是港口的开放。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清朝的对外贸易政策经历了开放与限制的阶段,如南洋禁航令和一口通商的实施。

南洋禁航令是为了防止汉人海外聚集和战略物资的流出而实施的。一口通商则是为了垄断贸易和掌控局面,但也带来了官商勾结和价格垄断等问题。 行商们在海外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既是商人也是官商,需要按照国际规则与外商进行贸易,也在海外进行投资。但他们也面临着朝廷的索取和破产的风险。 真正的开放应该是观念、平等和自由的开放,不仅仅是港口的开放。清朝的开放政策更多地是为了保障政权统治,而不是真正的开放贸易格局。

关键观点2: 红溪惨案对清朝的对外贸易政策产生了影响。

红溪惨案引发了关于是否全面禁洋或只是暂停与巴达维亚的贸易的讨论。清朝官员在惨案中的态度反映出死者没有任何地位,主张禁海的人将矛头指向“天朝弃民”。 乾隆皇帝的回复体现了清朝的对外贸易观念:出洋谋利的商人不被朝廷重视,而朝廷更关注国计民生。

关键观点3: 十三行商业帝国的兴衰反映了清朝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十三行在清朝对外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在朝廷多变的开放政策下,他们不得不游走在这些政策的缝隙之间寻找生存空间。 最终,随着一口通商政策的实施和朝廷的不断索取,十三行商业帝国逐渐陨灭,一些行商退化成为买办,一些则远赴海外。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