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内蒙古消费者协会

中新网评:破解低价游“杀熟”乱象需筑牢责任链条

内蒙古消费者协会  · 公众号  · 内蒙古 旅游  · 2025-07-31 15:2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揭示了一些保险公司打着“客户回馈游”的名义,实则与不法旅行社合作,设计消费陷阱,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灰色链条。文中描述了购物点强制购物、导游胁迫消费、责任主体模糊等场景,并指出维权困境的症结在于旅游主体复杂、监管对象隐蔽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保险公司与旅行社合作设计的消费陷阱

一些保险公司业务员假借‘福利’之名组织客户出境游,与李鬼旅行社合伙,将游客置于待宰的境地,购物点强制购物、导游胁迫消费。

关键观点2: 责任主体的模糊化导致消费者维权困难

受害者持有的旅游合同显示组团社为某旅行社,但该社表示合同为假,责任主体模糊,导致消费者维权陷入死循环。

关键观点3: 监管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多部门已启动专项整治工作,但打防结合、标本兼治需要健全长效治理制度体系,如建立旅行社资质动态审查机制、压实保险公司主体责任等。

关键观点4: 消费者权益保护需从源头治理

当保险公司由‘风险守护者’异变为‘陷阱设计者’时,消费者权益保护需要从末端‘灭火’转向源头治理,监管利剑需斩断利益合谋链条。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