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预告,会议将探讨新材料、新动能和新生态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会议重点关注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性进展,特别是硫化物固态电池在制备压力和工作压力方面的降低,为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会议将探讨材料革新、界面工程、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创新策略,并邀请业界专家进行深入讨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固态电池的研发迎来决定性突破,尤其是硫化物固态电池的工作压力已成功降至商业化可行的水平。主流电池制造商和固态电池初创公司已有领先者掌握低压全固态电池的制备技术。
关键观点2: 固态电池中的两种压力
固态电池中涉及两种性质迥异的压力:制备压力和运行压力。制备压力是在电芯制造过程中施加的一次性高压,而运行压力是电池全生命周期中持续施加的恒定压力。本次突破关键在于降低运行压力。
关键观点3: 压力对固态电池的影响
过高的压力会加速电池短路失效,而适度的压力有益。压力不均会导致电芯失效,构成安全隐患。因此,为固态电池“减压”成为产业界的最高优先级。
关键观点4: 固态电池的创新策略
实现低压运行的本质在于材料、界面和结构三大层面的协同创新。包括材料的革新,如合成新型固态电解质;界面工程的微观尺度施展;以及精密结构设计替代过去粗暴的外部物理压缩。
关键观点5: 产业合作与前沿探索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团队已成功批量制备出软包电池,验证了前沿的科学策略。更前沿的探索甚至预示了“无压”操作的可能。在大会上,业界专家将对这些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