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昊美术馆联合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推出新展“问题如何演绎”,展示了科学家、艺术家、AI与机器人合作的科技艺术作品。展览反映了科学与艺术的交融,通过作品引发观众对于科技与艺术关系的思考。同时,展览还涉及技术与人类共存、和谐共生等议题,并揭开了昊美术馆“AI+数字艺术季”的帷幕,计划举办一系列跨学科展项及活动。展览位于张江科学城的核心位置,旨在打通从实验室到美术馆的通道,邀请科技人才合作,让科研成果以另一种方式造福世界。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科学与艺术交融展示
展览体现了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名言和物理学家李政道的认同,展现了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作品通过科学家、艺术家、AI与机器人的合作完成,包括AI艺术、机器人艺术等多种形式。
关键观点2: 作品引发深思
展览中的作品如仿生蜗牛机器人、机械装置等,都经历了从科学家实验室走出,到艺术家工作室共创,再到展厅呈现的过程。作品引发观众对于科学与艺术的诸多共通之处的思考,包括科学家与艺术家的创造过程、技术焦虑等问题。
关键观点3: 策展人及嘉宾分享
展览开幕时,策展人及嘉宾就“对‘问题’的理解”、“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技术焦虑”等议题进行了分享。强调了人类与技术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展览让观众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界进化出的技术载体。
关键观点4: 昊美术馆的展览计划
本次展览是昊美术馆“AI+数字艺术季”的开幕展,此后半年还计划举办一系列跨学科展项及活动。该馆希望打通从实验室到美术馆的通道,邀请广大科技人才合作,让科研成果以另一种方式造福世界。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