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oArt
BioArt致力于分享生命科学领域科研学术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及时报道和评论生命科学领域有料的动态,BioArt也是一个生命科学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舞台,循“自由之思想”与“独立之精神”为往圣继绝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信宝典  ·  iMeta | ... ·  昨天  
BioArt  ·  Nat Commun | ... ·  昨天  
今天看啥  ›  专栏  ›  BioArt

Nature | 肠道微生物代谢物ImP通过I1R–mTOR轴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BioArt  · 公众号  · 生物  · 2025-08-09 08:30
    

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探讨了心血管疾病(CVD)的全球影响,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和预防策略。文章强调了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代谢相互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并重点介绍了一项关于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咪唑丙酸(ImP)的研究。该研究揭示了ImP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致病作用,并可能作为早期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文章还讨论了ImP的作用机制,包括通过激活I1R–mTOR轴激活促炎反应,以及I1R抑制剂AGN192403的治疗效果。此外,文章提及其他相关研究和现有治疗策略的局限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其核心的病理基础。

尽管预防与治疗策略不断进步,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未有效遏制。

关键观点2: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代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如咪唑丙酸(ImP)可能影响宿主的代谢状态、免疫反应和炎症水平。

关键观点3: ImP是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新病因因子,且依赖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参与。

ImP可独立于血脂改变诱导病变,并通过髓系细胞中的ImP–I1R轴调控免疫反应和炎症。

关键观点4: 抑制ImP–I1R轴可显著减缓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进程。

I1R抑制剂AGN192403在多个模型中表现出良好疗效,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关键观点5: 文章还讨论了现有治疗策略的局限性,强调了开发更早期、更精准的干预手段的必要性。

未来可以通过干预“肠道微生物–免疫”轴实现更精准的心血管疾病管理。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