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CSS单位px在屏幕尺寸多样化的时代的不便之处,并分享了一个强大的CSS新特性——clamp()函数,它可以改变响应式样式编写方式,实现流畅的“流体式”布局。文章还详细解释了clamp()函数的使用方法及其在不同场景的应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CSS单位px的问题
px是一个绝对单位,代表屏幕上的一个物理像素点。在不同尺寸的设备上,使用px会导致渲染问题,需要大量的媒体查询来适配不同尺寸的设备。
关键观点2: clamp()函数的介绍
clamp()是一个CSS数学函数,其语法为clamp(MIN, PREFERRED, MAX)。浏览器会首先尝试使用PREFERRED值,如果PREFERRED值小于MIN,则采用MIN值,反之,则采用MAX值。
关键观点3: clamp()函数在流体式字体排版中的应用
通过使用clamp()函数,可以实现在不同屏幕尺寸下字体大小的平滑过渡,真正实现“流体式”设计。
关键观点4: clamp()函数在布局中的应用
clamp()函数可以应用到任何需要动态调整的地方,如内容区块的宽度自适应。在小屏幕上,宽度是90%,但最小不会低于320px;在超大屏幕上,宽度也是90%,但最大不会超过1200px。
关键观点5: clamp()函数的浏览器兼容性
clamp()函数的浏览器兼容性已经非常好,主流浏览器已经支持。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