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数学与人文

人人学AI,怎么教才对

数学与人文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6-12 15:4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名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的趋势,并详细描述了浙江大学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浙江大学成立了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系统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改革,并在通识课的设计上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径。文章还介绍了国内外其他高校在AI课程设置上的做法,以及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名校扎堆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名校纷纷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路径。

关键观点2: 浙江大学的人工智能通识课改革

浙江大学走出了一条全校分层分类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的新路径,包括针对不同专业的老师、同学开设不同类别的课程,用人工智能的钥匙打开不同的门。负责授课的老师来自全校29个学院,还包括少数来自非人工智能相关学科背景的老师。

关键观点3: 人工智能通识课的需求与反响

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对学习人工智能知识有浓厚兴趣,认为有必要学习人工智能。同时,人工智能通识课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能够应用人工智能进行探索。

关键观点4: 国内外高校AI课程设置的现状

国内外高校积极推动专业向人工智能方向升级和转型,指导学生适应人工智能时代。例如,清华大学推出新的AI辅修学位和AI课程证书项目,复旦大学推出一系列AI领域课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人工智能导论”通识必修课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