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2024年储能行业的投融资情况。在IPO政策收紧与市场分化的背景下,储能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尽管面临退出渠道不确定、产能过剩等隐患,但储能作为新能源行业的细分领域,市场需求仍维持高速增长。文章详细分析了储能领域的投融资趋势,包括投资人的策略、各板块的表现、大额融资情况、投资人对细分领域的关注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行业背景
储能行业在2024年面临IPO政策收紧与市场分化等挑战,但市场需求仍维持高速增长。
关键观点2: 投资人策略
投资人对储能行业的核心策略是布局下一代电池技术体系和关键材料,聚焦具有清晰盈利模式的细分场景。
关键观点3: 行业调整
储能一级市场在蛰伏中等待春天的来临,受到政策影响,各板块过会数量骤降,越来越多的在会企业被劝退。
关键观点4: 企业状况
企业对外受制于下行的经济环境,对内应付投资人的回报诉求,被两头掣肘。早期轮次企业因竞争小、估值低,受到投资人的青睐。
关键观点5: 融资情况
大额融资的数量和金额双降,融资金额低于5亿的案例近97%,高估值独角兽企业的追捧也降温。资本布局电池技术迭代方向,如钠电池和固态电池等细分赛道热度上升。
关键观点6: 投资热点
储能系统领域获资本关注,“户用和工商业储能系统”成为热点。负极材料、电池管理企业热度高,提高电池性能、保证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是投资逻辑。
关键观点7: 投资人构成
市场化投资人及产业资本积极参与储能领域投资,国资机构如北京市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也积极出手。跨界投资人如上海机场、茅台基金等也投身于新能源领域。
关键观点8: 典型融资案例
华能新能源和阳光新能源等企业的融资情况受到关注,这些企业在新能源电站开发、电池安全检测等领域有突出表现。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