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国家标准GB/T 32000-2024《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指南》的内容,该指南适用于以村为单元开展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活动。美丽宜居乡村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文章详细阐述了标准对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规定,包括冬季清洁取暖、公共照明设施、村域内水体的环境、道路占道行为的管理、公共服务如医疗和未成年人保护以及经济发展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国家标准内容
包括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详细规定。
关键观点2: 基础设施规定
包括开展冬季清洁取暖,鼓励使用各类清洁可再生能源。村庄主干道、公共场所应合理布局配置公共照明设施。
关键观点3: 人居环境规定
要求村域内河流、池塘等无黑臭水体,水面无垃圾。村内道路两侧应划定一定范围的公用空间,无违章占道行为。
关键观点4: 公共服务规定
要求村民享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应设置专人专岗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并设立儿童主任。
关键观点5: 经济发展规定
要求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应高于所在县(市、区)平均水平。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