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当代
我知道,打开一本书很难,但你需要了解“当代”。《当代》关注现实,尊重读者,支持原创。每日发布文坛最新消息、连载原创文学、与读者真诚互动!!!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当代

当代诗话 / 李欣怡:行动的生命——戈麦诗歌中的时间意识丨《当代·诗歌》2024年6期

当代  · 公众号  · 文学  · 2025-03-01 16:02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通过对戈麦诗歌中时间意识的探讨,分析了诗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学表现及情感态度。早期时间观表现出对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关注,同时暗含创伤性记忆。诗人对“当下”的态度是保持理性,同时保持疏离感。1980年代中后期的诗歌反映了商业化热潮对个体经济的影响,以及知识分子身份的边缘化和诗歌的式微。诗人对时间的思考陷入矛盾,对过去和未来的怀疑与拒绝使他停留在“今天”。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戈麦在1990年左右的创作中密集出现的“黄昏”和“秋天”元素,它们作为过渡性时刻,体现了光明和黑暗交替的特征。诗人以行动拒绝黑夜的降临,同时以“痛苦是荣光”的姿态献身于黄昏。在探讨戈麦诗歌的悖论与矛盾特征时,黄昏成为展现生命悖论主题的载体。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戈麦诗歌中的时间意识

戈麦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时间”主题,以及他对其的文学表现和情感态度。早期时间观关注自然和日常生活,暗含创伤性记忆;对“当下”保持理性并疏离;1980年代中后期的诗歌反映了商业化和知识分子身份的边缘化。

关键观点2: 戈麦对时间的思考

戈麦对时间的思考陷入矛盾,对过去和未来的怀疑与拒绝使他停留在“今天”,并尝试以行动拒绝黑夜的降临,表现出“痛苦是荣光”的姿态。

关键观点3: 黄昏与秋天的象征意义

戈麦在1990年左右的创作中密集出现的“黄昏”和“秋天”元素,作为过渡性时刻,体现了光明和黑暗交替的特征。诗人以行动拒绝黑夜的降临,同时以“痛苦是荣光”的姿态献身于黄昏,展示了生命悖论的主题。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