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陈忻儿童心理
发展心理学博士(康涅迪格大学),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任教于私立文理学院(玛丽维尔学院),两个男孩儿的妈妈,著有《养育的选择》。在这里分享心理学的概念、理论、研究以及育儿实践,也分享两个孩子在美国的成长故事。养育路上,和你同行。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陈忻儿童心理

固定型vs.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识差异,助力发展

陈忻儿童心理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5-05-15 08:0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从心理解孩子》课程的相关内容,包括课程正式上课、后续报名事宜、《从心理解青少年》V2.0版上线等。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对孩子的影响,包括他们的认知闭环、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价值等方面。最后,文章也给出了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课程相关信息

《从心理解孩子》25春季班正式上课,后续25秋季班的报名事宜可关注“诚淀”公众号。同时,《从心理解青少年》V2.0版将于7月上线。

关键观点2: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认知闭环

固定型思维者常常陷入将自我价值与外部成就直接挂钩的认知循环,倾向于非黑即白的评价模式,一旦遭遇挫折,容易引发自我否定。他们的行为动机往往是获得他人肯定以维护摇摆不定的自我价值,面对挑战更倾向于选择回避。

关键观点3: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认知闭环

成长型思维者拥有更积极、更具弹性的认知路径。他们相信能力可以发展,面对困难时会反思进步的空间,拥有更健康、更稳定的自我价值感。他们的学习动机来自内在,面对挑战时会视为成长机会。

关键观点4: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

父母除了提供情绪支持外,还应注意评价方式聚焦行为而非人格攻击,引导方式要具体并指导具体方法,适当的理论启蒙可以激发孩子的认知成长。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