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的学术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书事|《盟约》:道教授箓与中古思想、制度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 公众号  · 道教  · 2024-09-30 09: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书通过对道教授箓制度的研究,探讨了先秦至中古的思想文化、职官制度与道教授箓制度的关系,并分析了道教法箓文本。同时,书中讨论了中古道教不同派别授箓制度的区别与联系,以及道教授箓制度的历史传承与思想观念。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著名汉学家高万桑先生为本书撰写的序言和陶金老师撰写的前言,并感谢陶金老师授权转载。本书对道教法箓的授度仪式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从仪式的角度对法箓进行了重新审视,揭示了道教仪式解决人与神关系的独特方式。陶金老师的研究不仅提供了对早期道教义理的系统性综述,还深入探讨了法箓授度仪式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授箓制度的核心意义

授箓是道教仪式生活的核心,也是其宗教精神的载体。陶金老师以授箓制度为中心,探讨了先秦至中古的思想文化、职官制度与道教授箓制度的关系,并细致分析了道教法箓文本。

关键观点2: 中古道教不同派别的授箓制度

书中讨论了中古道教不同派别授箓制度的区别与联系,以及道教授箓制度的历史传承与思想观念,揭示了道教仪式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关键观点3: 法箓授度仪式的重新审视

陶金老师从仪式的角度对法箓进行了重新审视,揭示了道教仪式解决人与神关系的独特方式,并强调了法箓授度仪式在道教中的核心地位。

关键观点4: 早期道教义理的系统性综述

陶金老师的研究不仅提供了对早期道教义理的系统性综述,还深入探讨了法箓授度仪式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对理解道教文化和宗教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